德國SEW減速機工作技巧資料方法有哪些
德國SEW減速機工作技巧資料方法有哪些
針對磨損問題,傳統(tǒng)解決辦法是補焊或刷鍍后機加工修復,但兩者均存在定弊端:補焊高溫產生的熱應力無法*消除,易造成材質損傷,導致部件出現(xiàn)彎曲或斷裂;而電刷鍍受涂層厚度限制,容易剝落,且以上兩種方法都是用金屬修復金屬,無法改變“硬對硬”的配合關系,在各力綜合作用下,仍會造成再次磨損。對些大的軸承企業(yè)更是無法現(xiàn)場解決,多要依賴外協(xié)修復。當代西方國家針對以上問題多使用高分子復合材料的修復方法,其具有*的粘著力,優(yōu)異的抗壓強度等綜合。應用高分子材料修復,可免拆卸免機加工既無補焊熱應力影響,修復厚度也不受限制,同時產品所具有的金屬材料不具備的退讓性,可吸收設備的沖擊震動,避免再次磨損的可能,并大大延長設備部件的使用壽命,為企業(yè)節(jié)省的停機時間,創(chuàng)造巨大的經濟價值。
而針對滲漏問題,傳統(tǒng)方法需要拆卸并打開減速機后,更換密封墊片或涂抹密封膠,不僅費時費力,而且難以確保密封效果,在運行中還會再次出現(xiàn)泄漏。高分子材料可現(xiàn)場治理滲漏,材料具備的*的粘著力、耐油性及350%的拉伸度,德國SEW減速機振動造成的影響,很地為企業(yè)解決了減速機滲漏問題。[4]
1、德國SEW減速機內外產生壓力差:減速機運轉過程中,運動副摩擦發(fā)熱以及受環(huán)境溫度的影響,使減速機溫度升高,如果沒有透氣孔或透氣孔堵塞,則機內壓力逐漸增加,機內溫度越高,與外界的壓力差越大,潤滑油在壓差作用下,從縫隙處漏出。
2、德國SEW減速機結構設計不合理
1)檢查孔蓋板太薄,上緊螺栓后易產生變形,使結合面不平,從接觸縫隙漏油;
2)減速機制造過程中,鑄件未進行退火或時效處理,未消除內應力,必然發(fā)生變形,產生間隙,導致泄漏;
3)箱體上沒有回油槽,潤滑油積聚在軸封、端蓋、結合面等處,在壓差作用下,從間隙處向外漏;
4)軸封結構設計不合理。早期的減速機多采用油溝、氈圈式軸封結構,組裝時使毛氈受壓縮產生變形,而將結合面縫隙密封起來。如果軸頸與密封件接觸不十分,由于毛氈的補償差,密封在短時間內即失效。油溝上雖有回油孔,但易堵塞,回油作用難以發(fā)揮。
3、加油量過多:減速機在運轉過程中,油池被攪動得很厲害,潤滑油在機內到處飛濺,如果加油量過多,使?jié)櫥头e聚在軸封、結合面等處,導致泄漏。
4、檢修工藝不當:在設備檢修時,由于結合面上污物不*,或密封膠選用不當、密封件方向裝反、不及時更換密封件等也會引起漏油。[4]
德國SEW減速機漏油的對策
1、改進透氣帽和檢查孔蓋板:減速機內壓大于外界大氣壓是漏油的主要原因之,如果設法使機內、機外壓力均衡,漏油就可以防止。減速機雖都有透氣帽,但透氣孔太小,容易被煤粉、油污堵塞,而且每次加油都要打開檢查孔蓋板,打開次就增加次漏油的可能性,使原本不漏的地方也發(fā)生泄漏。為此,制作了種油杯式透氣帽,并將原來薄的檢查孔蓋板改為6 mm厚,將油杯式透氣帽焊在蓋板上,透氣孔直徑為6 mm,便于通氣,實現(xiàn)了均壓,而且加油時從油杯中加油,不用打開檢查孔蓋板,減少了漏油機會。
2、 暢流:要使被齒輪甩在軸承上多余的潤滑油不在軸封處積聚,必須使多余的潤滑油沿定方向流回油池,即做到暢流。具體的做法是在軸承座的下瓦開個向機內傾斜的回油槽,同時在端蓋直口處也開缺口,缺口正對回油槽,這樣多余的潤滑油經缺口、回油槽流回油池。
1、在運轉200~300小時后,應進行*次換油,在以后的使用中應定期檢查油的,對于混入雜質或變質的油須及時更換。般情況下,對于長期連續(xù)工作的減速機,按運行5000小時或每年次更換新油,長期停用的減速機,在重新運轉之前亦應更換新油。減速機應加入與原來牌號相同的油,不得與不同牌號的油相混用,牌號相同而粘度不同的油允許混合使用;
2、換油時要等待減速機冷卻下來無燃燒危險為止,但仍應保持溫熱,因為*冷卻后,油的粘度增大,放油困難。注意:要切斷傳動裝置電源,防止無意間通電;
3、工作中,當發(fā)現(xiàn)油溫溫升超過80℃或油池溫度超過100℃及產生不正常的噪聲等現(xiàn)象時應停止使用,檢查原因,必須排除故障,更換潤滑油后,方可繼續(xù)運轉;
4、用戶應有合理的使用維護規(guī)章制度,對減速機的運轉情況和檢驗中發(fā)現(xiàn)的問題應作認真記錄,上述規(guī)定應嚴格執(zhí)行。[4]
維護
潤滑脂的選擇根據(jù)行走減速機軸承負荷選擇潤滑脂時,對重負荷應選針入度小的潤滑脂。在高壓下工作時除針入度小外,還要有較高的油膜強度和壓機能。根據(jù)環(huán)境前提選擇潤滑脂時,鈣基潤滑脂不易溶于水,適于干燥和水分較少的環(huán)境。按照工作溫度選擇潤滑脂時,主要指標應是滴點,氧化安定性和低溫機能,滴點般可用來評價高溫機能,軸承實際工作溫度應低于滴點10-20℃。合成潤滑脂的使用溫度應低于滴點20-30℃。